都匀试题资料

首页 > 事业单位 > 试题资料

26黔南国考习题总汇:区域国别研究的任务和目标

未知 | 2025-07-23 11:03

收藏

26黔南万人国考模拟第七季
【导读】华图发布25黔南特岗高频 500 题汇总,更多关于2025试题及答案,贵州省考申论试题答案,公务员申论历年zhen题答案,公务员考试申论zhen题及范文请关注贵州公务员试题网,参加刷题、模考、领取时政资料,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!咨询本地课程请加【客服咨询
50.区域国别研究的任务和目标,是对世界各地区、各国家做全面研究了解,为政府制定政策、民间交流
提供学术支撑。它的第一个特征是地域性,即有明确的地理范围,以具体的地区、具体的国家为研究对
象,积累对这些地区、国家的认知。第二个特征是全面性,区域国别研究试图对具体地区和国家做全方
位研究,通过研究整理出完整的知识谱系,构建整体认知。由此产生第三个特征,即区域国别研究的跨
学科性和多学科性,其研究范围涉及一个国家、一个地区的社会、经济、政治、历史、文化、自然、资
源、民俗、军事、外交、语言、宗教等各个方面,只有通过多学科的共同努力,合作研究才能进行。第
四个特征是它的在地性和经验性,研究者必须在对象国或对象地区生活和工作一定的时间,从中获取第
一手知识,为此就需要掌握对象国或对象地区的语言,仅仅依靠一些国际通用语言,比如英语,是无法
对非英语国家做第一手研究的。
与区域国别研究特征最不相符的是:
A.术业有专攻
B.众人拾柴火焰高
C.百闻不如一见
D.磨刀不误砍柴工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
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阐述了区域国别研究的四个特征:地域性(明确地理范围)、全面性(全方位
研究)、跨学科性(多学科合作)、在地性(第一手经验)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A项“术业有专攻”强调单一领域的精深研究,与文段中第三个特征“跨学科性和
多学科性”要求的多学科合作相矛盾,最不相符。
因此,选择A选项。
 
51.心理学定量研究可以借助相关统计软件,轻松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。质性研究虽然也可以借助计算
机,但这种应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停留在可视化管理和检索方面,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。在质性研究
中,大量的文本资料为新的研究发现提供了可能,但文本分析巨大的工作量也让许多研究者望而却步。
近年来,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方面的巨大进展,使得借助技术提高质性研究的效率成为可
能。具体而言,人工智能已经在语义“理解”、知识抽取、“发现”隐含的逻辑关系以及知识归纳方
面,表现出了强大的处理能力,同时还支持长文本输入。这无疑为推动质性研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
未有的机会。然而,由于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哲学预设层面的巨大差异,以及质性研究自身的特点,
我们将人工智能的相关新技术应用于质性研究时,不得不面对一些风险和挑战。
最适合做上述文段标题的是:
A.质性研究中计算机的局限性
C.人工智能对质性研究的威胁
B.人工智能打开质性研究新可能
D.定量与质性研究的本质区别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
 
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首先对比了心理学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在计算机应用上的差异,指出质性研究
中传统计算机应用的局限性。随后重点强调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突破,为质性研究的
效率提升和逻辑关系发现等提供了新机遇,并通过“前所未有的机会”明确落脚点。结尾虽提及应用风
险,但整体核心仍围绕人工智能带来的积极可能性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B项“人工智能打开质性研究新可能”精准对应文段核心,涵盖技术突破对质性研
究的推动作用。A项仅提及早期计算机局限性,未覆盖后文人工智能的新可能,属于片面项;C项“威
胁”与文段“提供机会”的积极基调相悖;D项偏离文段核心对象“人工智能与质性研究”,转而讨论
研究方法的区别,属于转移主体。
因此,选择B选项。
►扫码获取【答案解析&完整版】更多习题
         

分享到

微信咨询

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

全部资讯

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